臺胞之家網訊:“和諧世界,以戒為師”。為弘揚佛教文化,促進兩岸交流,圍繞弘一法師的佛教思想和愛國主義精神對中華文化的影響,由福建省佛教協(xié)會主辦,泉州市承辦的第四屆海峽論壇•閩臺佛教文化交流周將于6月17日-20日在泉州大開元寺隆重舉行。
弘一法師與泉州有著深厚的不解之緣。從1928年初冬始入泉州到1942年深秋圓寂于此,大師將人生中最后的、也是最成熟的十四年留在泉州,更將畢生的心血與智慧的結晶留在了泉州。他修持、著述、弘法,踏遍泉州的名山勝水,掛錫弘法過五十余處古寺名剎,曾在開元寺圈點《南山律鈔記》、講《一夢漫言》和《八大人覺經》,在承天寺講《常隨佛學》和《律學要略》。他不止將生命中最豐厚的一筆精神文化遺產饋贈予了泉州,也通過海峽傳到隔海相望、一衣帶水的臺灣,成為最常被臺灣佛教界論及的“民國佛教四大師”之一。
弘一大師也是學術界公認的通才和奇才,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他最早將西方油畫、鋼琴、話劇等引入國內,且以擅書法、工詩詞、通丹青、達音律、精金石、善演藝而馳名于世。一首《送別》傳唱數(shù)十載,經久不衰,被譽為20世紀最優(yōu)美的歌詞。
弘一法師留給我們的,不只是藝術造詣,不只是佛學精要,不只是修持戒行,更在于其人格風范,在于其振興佛教、救世濟民的精神。抗戰(zhàn)期間,身處泉州的弘一法師主張念佛不忘救國,說“吾人所吃的是中華之粟,所飲的是溫陵之水,身為佛子,于此之時不能共紓困難于萬一”等語,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愛國”之真諦,表現(xiàn)了深厚的愛國情懷,這也是“崇尚和諧、慈悲濟世”佛教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
在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兩地佛教界通過連續(xù)舉辦三屆的閩臺佛教文化交流周這一盛會和平臺,重讀大師遺著,重拾大師情操,重溫大師精神,進一步研究其藝術成就和佛學思想,弘揚愛國愛民、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進一步保持和促進閩臺兩地佛教界的友好交流,對于共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泉州市臺聯(lián) 王培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