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之家網訊: 5月19至20日,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全國臺聯副會長、上海市臺聯會長林明月夫婦在漳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游婉玲、漳州市臺聯會長陳正煒等陪同下,到漳浦農民創業園考察并到石榴鎮蟠龍村尋根謁祖。
攀龍村,位于閩南漳浦縣境內,三面高山環抱,猶如巨龍盤桓而得名。村后有塊地方叫做“輝鳳林”,大房三支的六世祖林鳳公埋葬于此。“鳳凰渡臺”的故事也至今在村中盛傳,說的是鳳公后代去了臺灣。據族譜記載,清朝攀龍村林姓有十五人赴臺,現已繁衍后裔二萬多人,堪稱“臺胞祖地第一村”。
林明月會長與鄉親們在一起 攝影/黃亞平
海峽兩岸同宗同祖,血濃于水,源遠流長。明清時代,漳浦縣石榴鎮攀龍村大批先民渡臺墾荒,后裔繁盛,目前在臺灣有攀龍林氏裔孫二萬多人。林明月會長的祖籍地就在這里,他的先祖就是從這里到臺灣的。
走進攀龍村中,修葺一新的林氏宗祠“龍山堂”顯得分外醒目。龍山堂始建于公元一五八一年,坐北向南,二進兩廡一天井,祠寬十三米,深二十五點五米,雕梁畫棟,古色古香。祠門對聯為“鴦樹芳傳根深蒂固,瓶池水滿源遠流長”,石碑上刻著宗祠重修的經過。
林明月會長在祖廟祭典先祖 攝影/黃亞平
林明月會長走進蟠龍村,受到了祖籍地宗親的熱烈歡迎。她與宗親會面交談,到祖祠祭拜,到村后草埔山祖墓掃墓,林會長對故鄉的青山秀水贊口不絕,對熱情的宗親們有相見恨晚之感。
林明月的先祖——十二世林成祖,海峽兩岸的宗親無不為其創業精神而稱頌。林成祖公元一七三四年渡臺,入墾臺中大甲、彰化,開拓農田數萬畝,先后開鑿大甲圳、大安圳、永豐圳、暗坑圳,引水灌田萬余畝,年收租谷十多萬石。后裔眾多,為臺北望族,其業績載入臺灣通史,攀龍村宗親至今引以為驕傲。
攀龍村移居臺灣的人中,除林成祖外,還有很多人值得稱道。據考證,計有:林壯于乾隆中葉渡臺,入墾臺中大甲;林大鵬孫林正直于嘉慶年間入墾臺北,后裔繁盛;林積慎嘉慶年間渡臺,入墾宜蘭……,他們對開發臺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血濃于水的同祖同宗,割不斷的骨肉親情。自九十年代以來,在臺林氏后裔已有二十多批、二千多人次陸續回到攀龍村尋根謁祖,并出資重新修葺了林氏宗祠“龍山堂”。他們回村謁祖時一致表示,這里是他們先祖的居住地,也是他們根之所在。
林明月會長是先祖林成祖二十世裔孫, 她出生在臺灣的臺北板橋,年輕時赴美留學,1980年8月由美國回國,在上海港務局通信站做計算機系統開發工作,1984年任上海港務局信息中心副主任、主任。1995年5月后兼任全國臺聯副會長。她是一位杰出的現代職業女性,上海臺胞的驕傲。80年她與丈夫舉家回歸祖國大陸,開創中國港口計算機應用的先河,從無到有一手創建中國最大港口上海港的信息化系統,被一致公認為對中國港口信息化影響最大的專家。她是十六大、十七大中共中央候補委員,也是唯一入選中央委員會的臺胞和第一位入選中央委員會的上海臺胞。林明月戀戀不忘自己的“根”。在接受電視臺記者采訪時說:“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居住他鄉的宗親對自己的根是不會忘記的,我們要加強海峽兩岸宗親間的聯系溝通和交流交往,共同為家鄉的發展,祖國的繁榮和統一大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尋根謁祖活動中,林明月會長還參觀考察了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和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園區,她對臺灣農民創業園的發展表示贊賞。 林明月會長一行的到來,受到漳州市委、漳浦縣委、縣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和宗親們的盛情款待和熱情歡迎。(漳州市臺聯 黃亞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