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祖地親情 感受海西魅力
由省人大臺工委、省臺辦、省政協港澳僑臺和外事委、省民革、省臺盟、省臺聯主辦,以“魅力海西、臺胞祖地”為主題的全國臺聯2008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福建分營暨2008海峽西岸臺胞青年夏令營,7月3日至8日在福建舉辦。來自臺灣島內、多所大專院校及部分本省臺籍大學生共111名同學和老師參加。福建與臺灣一水相連。臺灣人口中,有近八成祖籍在福建。福建與臺灣有著地緣、血緣、文緣、商緣、法緣的千絲萬縷聯系。一脈相承的中華傳統文化,在兩岸的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各個方面起到了獨特、良好的互動作用。今年的夏令營也是全國臺聯2008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福建分營(2008海峽西岸臺胞青年夏令營)連續第五年舉辦,已經成為我省對臺工作的一項品牌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近來兩岸關系呈現重要的積極變化、面臨難得的重要機遇之際,加強兩岸同胞尤其是青年學生的交流,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臺胞營員的到來得到福建省各級領導和主辦單位及有關部門的熱烈歡迎。正如省政協副主席葉家松在開營式上所說的:“你們翻開各家的祖譜,大多數應該是福建泉州府、漳州府或客家人,今天你們回到祖籍地,回到你們祖父輩生長的地方參觀游覽,家鄉的人民衷心歡迎你們。希望你們多走走,多看看,多了解,多溝通。為我們的共同家園的發展,為共創兩岸和諧雙贏的局面、為中華民族的騰飛,要靠我們兩岸同胞共同的努力”。
全國臺聯副會長、福建省臺聯會長陳耀中在開營式上指出:這是一次臺胞青年在祖國大陸“龍脈相傳,青春中華”的盛會,希望本次夏令營能成為兩岸青年交流聯系的平臺,同時也希望營員們能成為兩岸民間交流的友好使者。他說,福建與臺灣一水之隔,近八成臺胞祖籍福建,夏令營將重點突出兩岸青年的互動,讓兩岸青年在系列活動中增進感情,增進對福建的了解。省委常委唐國忠、省人大副主任王美香、省政協副主席葉家松、全國臺聯副會長、省臺聯會長陳耀中及主辦單位、閩江學院的領導出席了開營式。
參觀古跡文物 品味精深文化
本次夏令營了突出“魅力海西 臺胞祖地”的主題,營員們通過與閩江大學學生“結對子”的交流,參觀“世界雙遺產”的武夷山人文及自然景觀,讓營員們感受下梅村中的祠堂、古井、老街、古老舊巷,體會集磚雕、石雕、木雕藝術為一體的古民居建筑群留下的歷史文化,品嘗下梅村作為晉商萬里茶路起點時曾經的繁華,體會著中華民族浩瀚的茶文化、建筑文化底蘊。在泉州參觀“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千年開元寺古寺,以及廈門陳嘉庚紀念館、鼓浪嶼音樂之島、胡里山炮臺等諸多景點,體會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來自臺灣大學歷史系的鄭伊婷同學說,來到這里看到古建筑,聽到朱熹文化淵源,才知道臺灣的很多東西都是從大陸傳承過去的,特別是在臺灣沒有這么大的古民居,她非常期待每天的活動都精彩。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主辦單位還安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走近紫陽夫子”的朱熹文化講座,邀請武夷學院旅游系主任許亦善副教授通俗易懂地講解朱熹理學精神,以及朱熹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尤其在講座結束前的齊聲誦讀了《朱子家訓》,令在座同學記憶深刻。在講座中,臺上臺下互動熱烈,營員們積極回答問題,也提出自己的疑問。來自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企管系的李南賢教授說:“臺灣非常重視朱熹文化,即將成立有關朱熹的學術委員會。古人的智慧給我們相當多的啟發和智慧,在朱子治家格言的第十八條中就提到‘以肩挑貿易’,可見古人就很注重經濟,84年聯合國經濟委員會就預言;全球未來的經濟在亞洲,亞洲未來的經濟在中國大陸,所以我們中國人實在太偉大了。”
在泉州,營員們游覽了“佛國名傳久 桑蓮獨擅聲”的開元寺。泉州開元寺(雅稱“桑蓮法界”)始建于唐代,是一座有1300多年歷史的唐代古剎。朱熹曾在開元寺中題詞“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故泉州又稱為“泉南佛國”。“開元寺建寺到現在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很悠久,今天來到這里,走走看看,覺得心情很平和。”來自臺灣南華大學哲學系的秦琬筑表示,通過游覽開元寺,聽導游講解的佛理、佛法典故,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國佛教古文化的厚重。
同文同種同根 海西閩臺緣深
營員們參觀“閩臺緣”博物館,參與龍巖土樓客家文化交流互動等活動,促進臺胞青年對祖地的了解,加深臺胞青年對“共同家園”以及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切身感受與了解,加深兩岸同胞親如一家的感受。
在集美,營員們參觀了“華僑旗幟”的代表人物――陳嘉庚先生故居、博物館和陵園“鰲園”,了解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的一生和熱心教育事業的一生,其實質就是關心中華民族的下一代、國家的未來。臺灣營員看后表示:以前在臺灣沒有聽說過陳嘉庚先生,此次參觀得以了解到陳嘉庚先生確是令后人欽佩的一位愛國愛鄉、熱愛教育的偉人,值得后人永遠紀念。
在廈門音樂之島鼓浪嶼,一走進管風琴博物館,一曲“鼓浪嶼之波”悠揚入耳,原來是展廳工作人員用1909生產的高達6米的“諾曼.比爾”管風琴演奏的,聽者油然升起兩岸同胞的相互思念之情。
在廈門湖里山炮臺參觀時,營員們撫炮臺、憶歷史,感慨中華民族的往事,感受祖國強大的必要性與尊榮。在海峽的西岸,眺望近在咫尺的大擔、二擔,兩岸本就是一家啊!
腳踏海西祖地 留下一路心聲
營員們沿著海西這條充滿魅力的旅程,探尋祖地淵源。從省會福州到世界雙遺產地武夷山,再到擁有明珠般土樓群的永定;從歷史名城泉州到風景如畫的海島城市廈門,營員們深刻地感受了海西的建設成就和祖地的迷人魅力。行程雖十分緊湊奔波,但臺胞青年們已對八閩大地充滿了深深的感情,一路留下內心的感受。
已經第二次到祖國大陸的臺灣南華大學哲學系的秦琬筑說,在幾天的行程里,感受到了福建的真實人文生活,通過聆聽朱子理學講座,參訪下梅古村與客家土樓,感受到了中華古文化,很有意義。希望能有更多的臺灣學子們參加類似的活動,多溝通交流, 開拓視野。
“閩臺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語言與文字,在福建生活與臺灣沒什么兩樣!這次行程中對閩臺緣博物館印象深刻,系統的介紹了閩臺的淵源,讓我們更清楚了解這段歷史。”來自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的張愷恒說,“大陸的變化太快,發展太快。參加夏令營的這群年輕人眼里,許多臺灣的年輕人都希望能到大陸廣闊的平臺來發展,參加夏令營活動算是探路吧”。 來自臺灣東海大學的鄒佩琦同學就表示雖然天氣炎熱,但是卻很值得,她同時也邀請大陸的學生到臺灣去旅游:“我是第一來到大陸,來到福建,雖然爬山很累,但是看到好山好水,覺得很高興,很感謝這次的活動,也希望大陸的同齡朋友能到臺灣去玩。”
來自臺灣“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會長陸炳文先生就認為這是一件有利于兩岸人民的一大利多:“這對兩岸來講絕對是一件好事,胡總書記也說過現在正是我們民族歷史上難得的機遇,希望兩岸都能把握這個機會,多做對兩岸老百姓福祉有益的事情。”
來自中國文化大學的張愷恒說從小對中華古老的文化就充滿興趣,一直希望能到大陸來感受一下,這次到下梅村,看到這里古村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覺得很神奇,更希望能到祖國大陸其它地方走走看看。 臺灣南華大學哲學系的秦琬筑說:“這次行程雖然很累但是很刺激,覺得很值得,下次有機會一定還會再來。當有記者問回到臺灣,會怎么樣跟臺灣的親人朋友介紹這次海西行的時候,兩姐妹都說:“我們會告訴朋友,如果你不來大陸,一定會很可惜。”
張愷恒同學就說,這次的行程最大的收獲就是本來課本上有讀過但沒有看過的,這次都親眼看到了,感受到了,讓他對同根同文同源有了更深的了解:“比如之前參觀的閩臺緣博物館,做得就不錯,使我更能了解歷史的這部分。這次只是到了福建,下次有機會想到祖國大陸的其它地方看看,還蠻想去看看江南的園林建筑,還有塞北的遼闊風光,這些都沒有看過,很想看看。”
就讀于臺北大學的陳柏凱同學,家住馬祖,前些年就跟隨父母到大陸旅行過兩次,覺得大陸的發展越來越快,每年都會不一樣,他在親身感言中寫道:“俗話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是在如此大片的大陸上,不論是經濟還是其它各個方面,有著如此的發展實在不易,且讓人佩服,這次活動想必讓多數人感覺驚訝。通過參加夏令營活動讓我們深入福建各地,看到了真實的風貌。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全球化沖擊世界各地,面對此種情形,各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都彼此相互關聯著,因此,臺聯舉辦此次夏令營,可使兩岸的學生相互交流,在彼此的文化上,做基礎的,也可以說是最深層的對話,更會使得學生們在根本上交流的更加快速,更有意義。”
家住臺灣高雄的莊雅淇同學從閩臺緣博物館出來后,感觸良多,她說:“有些東西是臺灣課本里沒有的,今天來到閩臺緣博物館,才比較清楚的知道是哪位先祖或是從和漳州或是從泉州或者是祖國大陸的其它地方過去臺灣,并帶去了什么樣的文化、技術過去,比如紡織業、造木業等等,就會比較清楚知道原來臺灣有很多部分真的是由大陸這里傳過去的,但是這些是臺灣教科書里沒有的,所以以前在我們的認知中都認為這些人和這些技術是臺灣本來就有的,比如劉銘傳,之前都沒有意識到他是從大陸過去的,現在看完后就真的了解了,也真的有同根同源的感覺。”
來自臺北大學的陳柏凱在對本次行程的感受中寫到,“很榮幸參加夏令營,祖國大陸地大物博,加上近年來的積極發展,讓我們臺灣學子見識到完全不同的一面。夏令營,使我們相互交流,在共同的文化基礎上,進行了最真實的體驗與溝通。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全世界會看到不一樣的中國。”
海峽西岸臺胞青年夏令營只是夏花燦爛的季節里,兩岸青年交流頻密的一個縮影,而本次夏令營活動在廣大臺灣同胞的祖籍地福建省舉行的同時,全國臺聯在全國各地共21個省市舉辦以“龍脈相傳,青春中華”為主題的臺胞青年夏令營也將陸續開營,將有1300名臺胞青年參加聯誼活動。兩岸青年交流已成潮流,不可阻擋。臺胞青年夏令營活動既是一個兩岸青年交流的舞臺,也是一個向廣大臺胞青年展示福建、展示祖國大陸的平臺。我們希望有更多的臺灣學子通過活動親眼目睹祖國大陸的建設成就,親身體驗、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兩岸歷史的淵源。隨著周末包機的實現,小三通的擴大,兩岸的關系將日益熱絡,相聚的機會也將越來越多!
(福建省臺聯 鄭嵐)
|